MSCs-exo通过多途径改善糖尿病肾病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2025-05-19 08:32:1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据估计,全球有30%~50%的终末期肾病是由DKD引起的。从发病机制中寻找DKD的治疗靶点成为减少ESRD发生及延缓其病理进程的重要目标。肾脏组织中高度富集的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调控者,在DKD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显示,DKD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脂质代谢以及肾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均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此,近年来改善线粒体稳态和功能的研究成为恢复肾功能、减缓DKD进展的研究热点。
间充质干细胞是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中胚层成体干细胞。有研究表明,经过MSCs干预后DKD大鼠模型的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含量明显下降,同时显著降低DKD的炎症反应并改善肾纤维化。但MSCs在肾脏环境中的存活率低,限制了其在组织中的有效性。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是MSCs分泌的一种细胞外囊泡,其直径在30~150nm之间。它不但具有MSCs特性,还有化学性质稳定、循环半衰期长、安全性高等独特的生理特性,可通过自主靶向信号转导、抗纤维化、抗凋亡、抗炎症、免疫调节、自噬等多种途径保护肾脏组织。
同时,因其体积小、稳定的生物特性和跨越生物屏障的能力,亦可传递小分子物质与线粒体相关蛋白质或RNA至受体细胞线粒体周围,从而调节线粒体钙稳态、氧化应激、自噬,改善线粒体功能。因此,与MSCs相比,MSCs-exo在临床应用及治疗方面更有优势。现围绕MSCs-exo在DKD的线粒体功能调节中的作用进行重点阐述,为临床治疗DKD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糖尿病肾病线粒体功能的调节作用》 作者:孙小芳,曾今诚,王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