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介导的针灸信号传导网络研究2025-05-30 08:46:34
世卫组织推荐的针灸可有效治疗的疾病多达107种。针刺的治疗体系有别于西方医学的“点对点““点对系统“模式,其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多靶点、多层次的网络调控体系。当针刺刺激通过特定穴位作用人体时,会发生奇妙的信号传输和转导,从而起到近治作用、远治作用以及特殊治疗作用,该类信号的转导需要一定的媒介和载体才能顺利完成。前期实验研究发现,针刺在外泌体的表达以及内容物释放方面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推断外泌体对针刺信号的传导具有一定的承载和协调作用。针灸刺激对外泌体的作用主要围绕3个方面:首先,外泌体可以接受来自针刺产生的生物刺激,可以精准地调控自身的表达;其次,外泌体可以作为传递媒介,将针刺的刺激传递到靶组织或者器官;再次,外泌体是针刺调控内环境自稳态的重要信号载体。
外泌体是一类具有运载功能的微囊泡,可以完成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细胞之间的通信。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可以诱导提升外泌体表达,从而放大信息级联反应,进而提升针刺的免疫网络调节功效。梁雪松等使用夹脊针刺治疗SCI模型大鼠,并使用鼠血清外泌体标志蛋白标记外泌体,借助透射电镜以及Westernblot法对血清外泌体蛋白、IL-1β蛋白与IL-6蛋白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夹脊针刺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血清外泌体表达,同时降低IL-1β、IL-6蛋白表达,推断其机理为夹脊针刺可以通过提高外泌体表达来抑制IL-1β和IL-6的表达,从而降低SCI大鼠损伤局部炎症反应。卓越等应用miRNA-seq技术对针刺治疗后的SCI大鼠血清组织外泌体miRNA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差异性表达的外泌体miRNA共11个,其中6个表达上调,剩余表达量为下调,研究者推断这11个miRNA为治疗SCI后遗症的重要靶点,在SCI的后期恢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出自《针刺调控外泌体miRNA表达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于晨光,金艳霞,尹洪娜.
上一篇: 外泌体调控自噬通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下一篇: 针灸通过外泌体介导的神经血管再生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