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皮肤创伤重塑阶段的作用研究2025-06-10 08:44:57

研究中发现外泌体可以通过降低肌成纤维细胞的标记蛋白的表达来实现抑制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从而减少瘢痕生成,外泌体还可以调节与瘢痕形成相关的基因表达,如降低TGF-β1和TGF-β2的表达,增加TGF-β3的表达从而使伤口愈合不易形成瘢痕。UCMSCs在增殖阶段有亲表皮化作用,外泌体中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如肝细胞生长因子、前列腺素E2、IL-1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等,这些因子可以抑制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促进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改善创面愈合。

有研究者发现,通过制备出含外泌体的温敏性水凝胶复合物,可以显著改善严重烧伤大鼠的皮肤创面愈合,在第28天的实验中,水凝胶组表皮厚度显著大于其他对照组,结果表明外泌体可以促进表皮再生,并且加快了创面愈合速度、减少炎症反应。在伤口的重塑阶段,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纤维细胞,可以收缩伤口,使皮肤有更大的张力,但肌纤维细胞过度积累会导致局部皮肤挛缩和纤维化,从而形成瘢痕。
 
瘢痕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复杂相互作用。其中关键机制包括巨噬细胞向促炎M1型和抗炎M2型的极化、T细胞亚群失调、肥大细胞的激活以及成纤维细胞和肌纤维细胞的异常行为,TGF-β/Smad、NF-κB、STAT3和MAPK等信号通路驱动的胶原沉积的过度积累。研究人员发现,UCMSCs的外泌体可以通过抑制TGF-β1/Smad2/3信号通路来抑制真皮成纤维细胞向肌纤维细胞的转化,降低成纤维细胞中I型胶原、III型胶原和α-SMA的水平,外泌体还可以降低Smad2/3的磷酸化水平并抑制其进入成纤维细胞,这些发现表明外泌体具有预防伤口瘢痕形成的作用。
 
出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皮肤再生研究进展》 作者:章哲,刘明月,白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