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适配体药物偶联物在肿瘤异质性挑战下的发展前景2025-07-08 08:49:16

本课题组设计了一种“门”字型双特异性适配体,通过10个T碱基作为连接子将CSCs标志物HER2的适配体与LAG3适配体连接。该BBiapt全长114nt,在56℃、50%血清中孵育48h仍保持稳定。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BBiapt可同时与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阳性的Jurkat细胞及HER2阳性的A549和HepG2细胞结合。竞争结合实验证实,BBiapt与其对应的单价适配体共享相同的结合位点。体外杀伤实验显示,BBiapt显著增强了Jurkat细胞对HER2阳性的A549和HepG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达29%和7.46%。在荷瘤小鼠模型中,BBiapt联合Jurkat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给药可显著抑制CSCs生长。

近年来,针对CSCs表面标志物的适配体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适配体凭借其高特异性、低分子量、易于化学修饰和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成为靶向CSCs的理想工具。针对EpCAM、CD133、CD44、ABCG2等标志物的ApDCs在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模型中展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效果。尽管ApDCs在CSCs靶向治疗中展现出广阔前景,但该领域仍面临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
 
首先是肿瘤异质性对ApDCs精准治疗的挑战。肿瘤异质性导致CSCs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在不同患者、肿瘤类型甚至同一肿瘤内部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肿瘤异质性问题,开发针对多种CSCs表面标志物的核酸组合是一种解决方案,形成多靶向ApDCs,以覆盖肿瘤内不同CSCs亚群。此外,肿瘤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异质性增加了治疗复杂性。
 
出自《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及其适配体研究进展》 作者:潘尚阳,张文静,陈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