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乳腺癌干细胞转移相关分子网络与信号通路研究2025-07-09 08:45:05

在乳腺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上调钙网蛋白水平,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强乳腺癌的干性、耐药性及转移能力。同时,HIF-1募集NANOG协同激活编码端粒酶逆转录酶转录,进一步提升乳腺癌的耐药、复发和转移能力。此外,转录因子同源框蛋白SIX2通过诱导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和NANOG表达,增强乳腺癌细胞的干细胞特性,促进TNBC转移。

BCSCs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BCSCs通过上调迁移与侵袭相关蛋白,同时下调细胞粘附分子,显著增强肿瘤转移和侵袭能力。在BCSCs亚群中,CD44v和上皮剪接调节蛋白1的共表达可通过重塑细胞-ECM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肺转移潜能。热休克蛋白家族A成员9在多种癌症中异常高表达,并通过PI3K/AKT与MAPK通路增强细胞增殖与抗凋亡能力;后续研究表明,HSPA9在高比例BCSCs的乳腺癌患者中上调,可激活Wn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β-catenin信号诱导EMT,增强肿瘤起始与自我更新能力,并促进ALDH1、CD44等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肿瘤抑癌基因的失活和原癌基因的激活也在调节BCSCs的转移潜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敲除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可抑制BCSCs自我更新和肺转移能力。
 
通过沉默扭曲家族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mTOR信号轴下游蛋白激酶Bβ可降低BCSCs的侵袭和集落形成能力。此外,抑制Ras同源家族成员C或敲除ERK2将显著减少乳腺癌肺转移和乳腺球形成。去乙酰化酶 1缺失通过配对相关同源框蛋白1- KLF转录因子4-ALDH1轴促进BCSCs增殖与转移。
 
出自《乳腺肿瘤干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耐药中的作用》 作者:张宏博,孙凤桂,孙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