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F2/CXCL1信号轴在乳腺癌干细胞EMT程序中的调控机制2025-07-10 09:55:31
β-catenin介导的C-C趋化因子配体2分泌促进乳腺癌细胞与巨噬细胞之间的旁分泌反馈回路,从而增强BCSCs的特性,支持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通过激活NF-κB通路,增加BCSCs的比例,并促进MCF-7细胞的转移。CXCL12的过表达通过Wnt/β-catenin途径诱发MCF-7细胞形成干细胞表型,进一步促进其转移能力。研究发现,CCL20可以通过C-C趋化因子受体6激活粒细胞-单核细胞祖细胞的分化,调节多形核髓系来源抑制细胞的扩增,从而促进免疫抑制型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增加ALDH+BCSCs的数量。来自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CCL3增强了多西他赛诱导的M1巨噬细胞对BCSCs的吞噬能力。在乳腺癌中,集落刺激因子2表现出促肿瘤和免疫抑制作用,并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CXCL1通过下调Twist2和蜗牛家族转录抑制因子2,同时上调Twist1,抑制E-钙粘蛋白的表达,最终促进BCSCs的EMT程序。此外,CXCL1还可作为BCSCs的自分泌生长因子,促进肿瘤进展和免疫逃逸。白细胞介素样上皮-间充质转化诱导剂是蛋白序列相似度为3类细胞因子家族中的致癌成员,在EMT程序起始和乳腺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TGF-β通过hnRNP E1翻译抑制机制诱导ILEI的表达和分泌,激活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及其下游STAT3信号,从而增强BCSCs的干性和致瘤性。20世纪末,病理学家首次观察到成纤维细胞与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注意到在TME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会导致胶原蛋白水平增加并伴随α平滑肌肌动蛋白异常表达,这一现象被称为“结缔组织形成”。
出自《乳腺肿瘤干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耐药中的作用》 作者:张宏博,孙凤桂,孙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