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SCs在牙髓血管再生中的多向分化潜能与机制2025-07-11 08:49:49
内皮细胞、周细胞是血管再生的关键细胞,DPSCs不仅具有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还表达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神经胶质抗原2、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具有周细胞样表型,在植入根管前进行内皮向诱导可以加速牙髓再生的血管化,这已经在人和猪的DPSCs上得到了验证。此外DPSCs可能通过表达多种血管生成因子,以旁分泌的方式诱导血管生成。除单纯利用DPSCs外,众多研究发现DPSCs经缺氧、脂多糖、与其他细胞共培养或将miRNA递送到DPSCs内可以促进其血管再生能力。目前关于牙源性干细胞有效性证据大多来源于临床前研究,只有少数来自于临床试验,若想要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来治疗疾病,需要进行更多的随机临床试验来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促牙髓再血管化策略中,信号分子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细胞移植中,其可以促进植入的种子细胞增殖、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类型,促进再生牙髓血管化;信号分子还能调节细胞迁移,诱导内源性细胞归巢进入根管中,重建血管网络。常见的促牙髓血管生成因子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基质金属蛋白酶、干细胞因子以及一些生物化学性物质,如辛伐他汀、天然铁螯合剂等。
Kim等将VEGF和FGF输送到人牙根管内并异位植入小鼠背部,在人牙根管中产生了再血管化的结缔组织,并与根管中的牙本质壁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7可以作为一种趋化因子,通过诱导干细胞迁移来触发牙髓样组织的再生,并作为一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在再生的牙髓组织中诱导血管生成。Yang等的研究结果证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可触发自噬,有效促进异位牙髓再生和原位牙髓血运重建。
出自《牙髓再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燕飞,乔新,杨德琴.
下一篇: 细胞外囊泡在牙髓再血管化治疗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