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机制病理过程2025-07-24 08:30:41

RIRI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缺血期组织缺氧,氧化代谢障碍致三磷酸腺苷减少,黄嘌呤脱氢酶转变成黄嘌呤氧化酶。再灌注时,氧分子进入组织,黄嘌呤氧化酶催化次黄嘌呤转变为尿酸过程中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攻击生物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还损伤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同时,缺血再灌注使细胞内钙浓度升高,原因包括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致钙内流及线粒体、内质网等钙储存部位释放钙等。

钙超载激活磷脂酶、蛋白酶等酶系统,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还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加重损伤。此外,该损伤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及白细胞介素-6等,吸引中性粒细胞聚集,其释放活性氧、蛋白酶加重组织损伤,还可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影响肾脏血液灌注。最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可通过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炎症反应等途径触发细胞凋亡,导致肾脏细胞数量减少,影响肾脏正常结构和功能。
 
细胞外囊泡在RIRI病理生理机制中具有多方面具体作用机制。对血管内皮细胞而言,可调节通透性,携带的特定分子能破坏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致通透性增加,还影响血管舒缩功能,加重缺血损伤。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既可携带有害分子如活性氧等促进细胞损伤和死亡,也可携带生长因子等促进其修复和再生。在免疫调节方面,能携带损伤相关分子模式激活免疫反应,还可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如诱导调节性T细胞产生以抑制过度免疫。
 
出自《细胞外囊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豪杰 刘宪勤 王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