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调控肝纤维化的表观遗传机制2025-08-01 08:57:04

线粒体动力学失衡与代谢重编程: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脂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通过上调外泌体miR-500的表达,靶向HSCs中的线粒体融合蛋白2,诱导线粒体碎片化及能量代谢重编程。此过程促进HSCs增殖及α-SMA过表达,最终加速肝纤维化进程。表观遗传调控异常:脂多糖处理的THP-1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miR-103-3p可直接抑制HSCs中的转录抑制因子Kruppel样因子4,解除其对HSCs活化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抑制,建立促纤维化旁分泌信号环。

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通过多层次调控机制构建抗纤维化防御体系。细胞骨架稳态维护: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411-5p通过下调HSCs中钙调素调节的光谱相关蛋白1的表达,阻止肌动蛋白骨架重塑及细胞表型转化,进而抑制肝纤维化进展。代谢重编程:库普弗细胞分泌的外泌体miR-690靶向HSCs中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激酶,通过调控肝脏微环境中肝细胞、募集性肝巨噬细胞及HSCs的代谢交互网络,重塑能量代谢平衡,阻断纤维化进程。
 
ASK1-p38/JNK信号通路:松弛素诱导的巨噬细胞外泌体miR-30a-5p通过阻断ASK1-p38/JNK通路抑制HSCs活化,同时又减少活性氧生成缓解氧化应激损伤,形成双重保护效应。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NA通过构建“增殖抑制-信号阻断-死亡诱导”三维调控网络,在肝纤维化治疗中 展现出多靶点协同的治疗潜力。增殖抑制:MSCs来源的外泌体miR-27b-3p通过靶向调控Yes相关蛋白,进而抑制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的表达,有效抑制了HSCs的异常增殖并减少了胶原沉积。
 
出自《外泌体miRNA靶向肝星状细胞调控肝纤维化:从分子机制到临床应用》 作者:唐怡,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