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在角膜再生医学中的治疗潜力2025-08-04 08:31:04
角膜作为眼表的一层透明无血管组织,在眼球成像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屈光作用。由于其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且结构相对脆弱,容易受到物理、化学以及遗传因素的损害。任何导致角膜透明度、平滑度、形状或厚度异常的改变,均会对机体视觉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当前,圆锥角膜、角膜内皮衰竭、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等眼表疾病,已成为全球眼科医生面临的重大临床挑战。在上述病理状态下,角膜缘的角膜上皮干细胞遭受破坏,导致邻近的结膜上皮细胞侵入并覆盖角膜表面,进而引发新生血管化、慢性炎症、纤维组织侵入和基质疤痕形成,最终损害眼表结构,降低患者视力。针对这些眼部重疾,目前临床主要依赖角膜移植来重建眼表,但供体短缺与术后排异严重制约其疗效;另外,手术创伤导致的角膜神经丛损伤、泪膜稳定性下降及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治疗负担。因此,急需探索一种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预后。
在过去30年,针对角膜疾病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角膜再生的探索上;近年来,伴随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间充质干细胞为角膜病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多方面的创新思路。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及免疫调节能力,可通过体外定向诱导分化或者特定分子干预的转分化技术分化为角膜内皮细胞、角膜上皮细胞以及角膜基质细胞,参与受损角膜的修复;通过分泌TSG-6、HGF、IL-10等细胞因子抑制炎性介质表达、促进抗炎巨噬细胞极化及调节T细胞活性,有效减轻慢性炎症,改善角膜的免疫微环境。介绍了与眼表重建相关的最新技术、重要进展和未 来挑战, 详细阐述了6种治疗眼角膜损伤的间充质干细 胞类型及其免疫调控机制。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重建眼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唐怡,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