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无细胞治疗新策略探索2025-08-06 08:45:16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残疾病因,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损害的疾病,主要影响大脑及神经系统。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在该类型疾病中十分具有代表性,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时常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交流功能。该病患病率高,治疗周期长,迫切需要探索出其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结构,这种微小囊泡在细胞间信息传递、免疫调节及生物活性分子转运等生理过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的证据表明,外泌体通过促进神经毒性错误折叠蛋白的扩散和繁殖沿着miRNA表达水平的显著变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进展中发挥作用。但外泌体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靶向治疗目前仍处于动物研究阶段,缺少相关临床试验。与间充质干细胞本身相比,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不仅具备与其母细胞相似的免疫调节和再生修复等特性,还可有效降低直接输注干细胞引发的相关毒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细胞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是目前最常见的痴呆病因,该病由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引发,常造成思维迟缓、记忆减退、情绪不稳、语言功能受损等行为与认知模式的改变,主要影响老年群体。淀粉样斑块沉积和过度磷酸化Tau蛋白的神经元缠结是AD患者大脑组织结构的主要变化。在正常情况下,β-淀粉样蛋白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被有效降解和清除,机体可维持动态平衡状态。然而,当阿尔茨海默病发生时,这一调控机制发生紊乱,导致Aβ异常积累形成淀粉样斑块。这些斑块不仅会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还会引发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加剧神经损伤。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作者刘思睿 ,王亚东,陈祉伊。
下一篇: 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