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与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2025-08-12 09:02:08

T1DM患者因胰岛中的β细胞被免疫系统攻击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胰岛β细胞位于胰腺的胰岛中,其主要功能为合成、储存及分泌胰岛素,以调节血糖水平。当血糖升高,如进食后,β细胞迅速响应,释放储存的胰岛素,并同时加速合成。该过程通过葡萄糖进入β细胞代谢,升高ATP/ADP比值,关闭K+通道,使细胞膜去极化,促使钙离子内流,触发胰岛素释放,同时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促进胰岛素合成。移植的β细胞若能在受体内存活并对血糖变化产生正常的糖刺激反应,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控制。

细胞移植治疗T1DM,即通过移植干细胞来源的具有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胰岛β细胞或PIOs,有望恢复胰岛素分泌及血糖调节能力。胰岛β细胞和胰岛类器官替代疗法或许是未来的研究方向。PIOs的研究起源于对胰腺发育机制的深入解析。胰腺胚胎发育中关键转录因子的级联调控网络,为体外模拟胰岛发育奠定了基础。2006年,D‘Amour团队采用邓宏魁研究组报道的Actinvin A和RA胰腺β细胞诱导策略,并进一步加上其他诱导因子分步处理,首次实现人胚胎干细胞向胰腺内分泌细胞的分化,标志着人胰岛体外再生研究的开端。
 
2014年,Pagliuca等通过时序调控Wnt、TGF-β和Notch等信号通路,成功将hESC分化为葡萄糖响应性β样细胞,其胰岛素分泌量达到原代胰岛细胞的10%-50%。这一突破性工作确立了“三步分化法“:定型内胚层→胰腺前体→内分泌祖细胞,成为后续研究的范式。2018年,Rezania 团队通过优化分化方案,在体外获得功能更成熟的β细胞,其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指数(高糖/低糖比值)达到3.5,接近成人胰岛水平(4.0-5.0)。
 
出自《胰岛类器官治疗 1 型糖尿病:前沿探索与临床应用》作者陈枕枕,宋小平,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