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递送系统的创新与挑战2025-08-14 08:40:43
经检测发现,涂层处理的β-TCP支架具有更高的弯曲强度,PDL-04涂层的β-TCP支架具有最优的机械性能,并且促进了细胞的黏附聚集及成骨分化。将有成骨分化潜能的MSCs与可个性化定制的3D打印支架联合,通常能提升ONFH的治疗效果。MONCALK K等将miR-148b转染的大鼠骨髓干细胞与胶原蛋白凝胶复合,并填充到PCL/PLGA/羟基磷灰石多孔3D支架中,建立大鼠颅骨临界缺损模型,并设立对照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术后8周,转基因干细胞凝胶复合物-PCL/PLGA/羟基磷灰石支架组颅骨缺损处表现出更显著的骨再生效果。王成强等制备了一种明胶过氧化钙微球复合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新型支架,经实验研究表明,过氧化钙微球可在组织缺氧的情况下长期有效释放氧气,缓释氧支架相较于非释氧支架具有更优的ONFH修复效果。相较于其它类型的支架,3D打印支架治疗ONFH为患者提供了更个性化的选择。但目前3D打印技术仍有不足,大多数3D打印支架的分辨率有限,不能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模拟骨组织的分层结构。并且缺损的骨组织往往表现出的是梯度力学性能,而对于目前的3D打印技术,这种高精度的生物支架难以批量生产。
细胞因子是一类小分子蛋白质,它能够促进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同时诱导细胞趋化、迁徙。可与细胞膜表面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强细胞的黏附能力,为骨组织修复创造条件。然而,传统细胞因子存在一定局限性,其半衰期短,在骨坏死区的作用时间有限,缺乏靶向性,使得坏死区的有效递送困难,与ONFH区微环境兼容不足。外泌体具有双脂层结构,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以抵抗酶降解,它所携带的配体(如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能够特异性识别坏死部位的过表达受体,从而促进血管再生及成骨作用。
出自《组织工程技术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者:罗南,孙彤,徐中秋。
上一篇: 多基因联合转染技术在骨坏死治疗中的突破
下一篇: 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机制与临床治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