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F-1基因的临床研究2021-12-17 10:10:38
由于SDF-1并非直接增强心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能力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而是通过修复坏死心肌组织以及抑制心肌细胞坏死而阻止HF的进展,因此SDF-1目前只用于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为了达到修复组织的效果,与上述两种基因不同的是,该基因的注射方法为直接在心内膜表面向心肌内注射编码SDF-1的质粒,从而使心肌细胞更好地摄入该基因。Ⅰ期临床研究
Penn等报道了在IHF患者中使用编码人类SDF-1基因的质粒(JVS-100)进行基因治疗的Ⅰ期临床研究。该研究中共纳入了17例IHF的患者(NYHA分级Ⅲ级,EF≤40%),并按照5mg,15mg和30mg的剂量注入JSV-100(未设置阴性对照)。安全性指标为1个月内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有效性指标为4 ~ 12个月内患者的生活质量、NYHA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NT-proBNP 和超声情况的改变情况。安全性方面:在治疗1个月内无不良事件发生。
有效性方面:6个月时所有的患者有效性指标均得到改善,并且一直持续到12个月。该研究显示出了JVS-100的良好效果及安全性,并为Ⅱ期临床研究提供了治疗剂量的参考。2015年Chung等报道了向 IHF患者(EF值≤40%)心内注射JVS-100的Ⅱ期临床研究。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93例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入15mg组、30mg 组和安慰剂组,并在治疗后4个月与12个月评价患者的EF值、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和明尼苏达HF评分。
安全性:3组患者的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死亡、室性心动过速、脑血管病发生情况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均无组间差异。有效性:与Ⅰ期临床试验趋势不同,3组患者在治疗后的4个月与12个月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对于心脏功能极差的患者(EF<26% ),在治疗的12个月时其EF 值的增加量与安慰剂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11. 0 vs 7. 0,P = 0. 01)。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心功能极差的患者心肌细胞损伤更加严重,而SDF-1的作用是通过促进心肌细胞的修复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因此对于心功能更差的患者SDF-1的效果可能更好,提示该基因用于治疗严重的缺血性心脏病导致的HF具有很大的潜力与优势,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确定其合适的适应证与治疗剂量。
出自《心力衰竭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研究进展》作者阳文龙,邹松,崔凯军.
上一篇: AC6治疗HF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 其他HF基因临床前研究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