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介导的软骨修复机制研究2025-09-02 08:32:29
同样,外泌体在软骨细胞中也存在重要的细胞间通讯。外泌体可以有效恢复软骨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增强软骨细胞迁移,并使滑膜巨噬细胞向抗炎方向极化,有利于软骨修复。来源于滑膜的外泌体可以增强软骨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维持ECM代谢的稳定性。刚度调节的外泌体可以诱导软骨细胞和巨噬细胞增殖、迁移和炎症的显著变化,促进软骨损伤修复。但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过程中扮演的具体角色十分复杂,具体的机制并不确切。一些研究表明细胞特异性外泌体可相互作用;其中来自亲本细胞的外泌体仅与特定的靶细胞相互作用,如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与含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树突状细胞衍生的外泌体相互作用,在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期间下调免疫反应。软骨衍生的外泌体可以影响周围基质细胞的生物行为,最终为软骨生长创造合适的微环境。同时,软骨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还可以释放携带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外泌体,进而影响软骨细胞增殖、凋亡。因此,外泌体介导的软骨细胞和基质细胞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确保了软骨稳态;而这些过程的扰动会触发不同形式的不平衡,从而导致软骨组织发炎和增厚,最终启动或加速OA的进展。这些发现为理解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开发靶向治疗策略指明了方向。
总而言之,外泌体治疗OA和软骨损伤的主要作用机制大体可以分为:调控软骨细胞稳态,促进增殖和迁移,抑制凋亡;促进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并抑制其分解;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软骨修复。miRNA是一种单链非编码RNA,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可以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可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有大量研究发现,miRNA参与OA的发生与发展,并且存在于不同信号通路中。
出自《外泌体来源的非编码RNA在骨关节炎进展中的意义及研究现状》作者姚倩茹,齐婉晴,苏韵晴。
上一篇: 新型生物材料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探索
下一篇: miRNA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