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RP3炎症小体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2025-09-09 09:09:50
VAFAEI等的研究表明,作为NOD样受体家族重要成员的NLRP3炎症小体,可通过调控免疫系统功能、细胞凋亡过程、细胞增殖以及肠道菌群平衡等多种途径影响肿瘤发生发展。当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被识别后,可激活NLRP3炎症小体,进而通过初级信号转导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NLRP3炎症小体的持续活化及其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可诱导慢性炎症状态,这一病理过程已被证实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活化的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8可通过调控免疫应答,显著影响肿瘤微环境并促进肿瘤进展。值得注意的是,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caspase-1不仅能促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8前体的蛋白水解成熟,还可诱导细胞焦亡这一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进而导致大量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
研究表明,NLRP3炎症小体通过Gasdermin-D介导的炎症性细胞死亡是先天免疫应答的关键机制,其在维持肠道稳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包括调节肠上皮屏障功能和对肠道菌群的免疫应答。在干预策略方面,穿心莲内酯等小分子化合物可通过诱导线粒体自噬来抑制巨噬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从而有效预防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癌发生。此外,合成类黄酮衍生物GL-V9也显示出良好的抗炎抗肿瘤效果,其通过诱导自噬依赖性NLRP3炎症小体降解来发挥对结肠炎及相关癌症的保护作用。研究证实使用灭活益生菌也可降低NLRP3介导的结肠炎及炎症相关结肠癌的发生率。
出自《结直肠癌炎癌转化及疾病发展中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作者石智尧 ,高宇 ,刘丽坤。
上一篇: ROS/PI3K/AKT信号通路在细胞死亡中的调控作用
下一篇: 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与炎症微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