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与炎症微环境研究2025-09-09 09:12:28

结直肠癌作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形成的微环境不仅为肿瘤细胞提供适宜生长条件,还通过复杂信号网络影响肿瘤侵袭与转移。细胞焦亡作为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已成为肿瘤免疫及肿瘤微环境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结直肠癌炎癌转化及疾病发展中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为其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可由多种炎症caspases调控,且炎症小体在其中起关键作用。慢性炎症是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慢性炎症条件下,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可促使未分化细胞向癌症干细胞转化,而此类细胞具备自我更新、分化及成瘤潜力,是肿瘤生长与进展的核心驱动力。NLRP3炎症体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包括激活转录因子NF-κB,诱导慢性炎症状态,进而促进疾病发展;此外,炎症还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逃逸相关,为肿瘤细胞提供逃避免疫监视的能力。
 
细胞焦亡的激活可促进肿瘤细胞死亡,其释放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等细胞因子可进一步调控免疫反应,影响肿瘤微环境。针对细胞焦亡及炎癌转化途径的靶向治疗策略,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特定化合物(如SDG)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焦亡,成为癌症治疗的候选化合物;NLRP3炎症体的调节作用也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新视角,通过抑制其活性可减轻慢性炎症状态,从而抑制结直肠癌发展。本研究系统梳理了结直肠癌中炎癌转化及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明确慢性炎症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NLRP3炎症体等信号通路,促进未分化细胞向癌症干细胞转化,为肿瘤生长提供适宜微环境。
 
出自《结直肠癌炎癌转化及疾病发展中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作者石智尧 ,高宇 ,刘丽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