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NK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病治疗中的优势与前景2025-09-17 08:28:49
且NK细胞缺乏T细胞受体,异体输注时无需基因编辑即可避免移植物抗宿主病。同时它还具有现成性,CAR-NK细胞可从健康供体的外周血、脐带血、干细胞或NK-92细胞系中规模化生产,避免了CAR-T所需的患者自体细胞采集和漫长制备周期。已有试验证明靶向CD19的CAR-NK在SLE中诱导B细胞清除,可能实现“免疫重置“,且无需强效淋巴清除化疗,有望突破现有CAR-T疗法的局限性。未来需进一步探索细胞因子工程或代谢调控以延长CAR-NK的体内存活时间,以及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验证其临床价值。虽然在治疗复发/难治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领域已有靶向CD5和CD7的针对T细胞的CAR-T细胞疗法,达到了有效性和安全性预期。但尚未有明确针对CD5/CD7靶点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具体研究报道,这有望成为新的研究方向。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靶向CD5/CD7的CAR-T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逻辑门控CAR-T技术属于第五代CAR-T细胞,其设计更加复杂,是一种创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它利用布尔逻辑原理来控制CAR-T细胞的活性。在传统的CAR-T治疗中,T细胞通过基因工程被改造,以表达特定的CAR,这些受体能够识别并结合到癌细胞或异常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上,从而激活T细胞的杀伤功能。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非特异性激活和副作用。逻辑门控CAR-T技术通过设计特定的逻辑门(如AND、OR、NOT等),使得CAR-T细胞只有在遇到特定组合的抗原时才会被激活。斯坦福大学RobbieG. Majzner博士等开发了一种名为 LINK CAR的新系统,通过结合两种不同的信号分子LAT和SLP-76,实现“AND”逻辑门控制,即只有在同时存在两种抗原的情况下,CAR-T细胞才会被激活。
出自《风湿免疫病的细胞治疗进展》作者尹张奕,魏莹莹,钟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