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C中异常甲基化基因的临床意义与分子机制2025-09-25 08:44:04
另有研究表明,HCC组织中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基因的高甲基化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有关。此外,在小鼠HCC的发展中,C-myc基因过表达,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C与CDKN2A基因的结合减弱,导致其编码的肿瘤抑制因子表达降低。Cai等研究发现,TAF1、SAT1可作为HCC的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与饮酒风险相关,且与HCC患者的预后相关。另一些DNA高甲基化生物标志物则可以反映HCC的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研究表明,FTCD表达受其DNA启动子甲基化的调控,FTCD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对于HCC表现出正向的预后价值,而FTCD启动子高甲基化则提示较差的预后,并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浸润密切相关。另有研究表明,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高甲基化与肿瘤大小、肝内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判断HCC预后的标志物;而端粒甲基化基因可能通过调节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周期以潜在影响HCC患者预后。此外,在非肝炎相关的HCC组织中,同源框A1、C-型凝集素域家族11A等基因存在异常高甲基化改变,提示二者可作为非肝炎相关HCC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表明,一些DNA低甲基化生物标志物与HCC恶性程度和发生发展相关。锌指蛋白605在多种癌症中异常表达,其在HCC中高表达并呈低甲基化状态,与HCC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甲胎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在与HBV感染相关HCC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甘氨酸脱氢酶启动子的甲基化频率明显降低,且HCC的分期被确定为甘氨酸脱氢酶启动子甲基化的独立因素;此外,甲胎蛋白联合甘氨酸脱氢酶启动子低甲基化还可提高HCC的诊断准确性。
出自《肝细胞癌中DNA甲基化修饰改变的研究进展》作者孙童,闫森,范寿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