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破碎法在生长因子释放中的应用效果评估2025-10-13 08:35:11
超活化的人血小板裂解液制备方式比常规冻融法获得的人血小板裂解液中的血小板激活更彻底,其中不仅保留了高纯度的生物活性因子,活化后的人血小板裂解液中的生长因子等活性物质在临床应用中还可刺激病灶,激活受损的干细胞分化为成体细胞,从而达到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的作用。但在血小板被激活过程中,因添加了凝血酶、氯化钙等外源性激活剂,在临床治疗中可能会引起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也有研究表明,因活化人血小板裂解液后产生的纤维蛋白原可能与凝血酶等激活剂产生凝块,从而抑制部分生长因子,导致其生物活性损失。超声破碎法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用来制备人血小板裂解液的另一种机械方法,其通过单独或结合冻融循环的方式进行超声处理,该方式也被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经济的释放血小板生长因子的处理方法。通过超声波破碎方式以高频的能量促使血小板细胞壁破裂,再通过离心将细胞碎片与人血小板裂解液分离,以达到提取人血小板裂解液的目的。
有关超声波破碎法制备人血小板裂解液的报道较少,但也有研究发现,以20千赫兹的频率进行长达30分钟的超声处理可有效释放血小板颗粒成分。
研究采用将富血小板血浆在冷水浴中30秒开、30秒关为1个循环的超声模式,设定30分钟(60次循环)的超声处理;在最后1次循环结束后,再通过低温离心收集上清液的方式即可得到人血小板裂解液溶液。经该方式处理得到的人血小板裂解液仍有较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在对患者进行定量注射后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显示,注射人血小板裂解液4个月后,患者毛囊单位密度增加了50%;注射后7个月,患者毛囊单位密度增加了122%。
研究采用将富血小板血浆在冷水浴中30秒开、30秒关为1个循环的超声模式,设定30分钟(60次循环)的超声处理;在最后1次循环结束后,再通过低温离心收集上清液的方式即可得到人血小板裂解液溶液。经该方式处理得到的人血小板裂解液仍有较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在对患者进行定量注射后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显示,注射人血小板裂解液4个月后,患者毛囊单位密度增加了50%;注射后7个月,患者毛囊单位密度增加了122%。
出自《人血小板裂解液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制备技术的初步探讨》作者王瑜,孔维臣,王玉霞。
上一篇: 生物活性因子释放工艺的关键参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