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状态对转录因子EB亚细胞定位的调控作用2025-10-15 08:36:07
在营养富足时,除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也可以磷酸化转录因子EB的第142位丝氨酸位点,导致其滞留胞质,这一点可在抑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后促进转录因子EB核易位得到证实。同时也有实验表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通过磷酸化细胞核中转录因子EB上第142位丝氨酸位点促进其核输出;利用特异性抑制剂可抑制转录因子EB核输出,从而使HeLa细胞的溶酶体生物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和G2/M期增加。除此之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作为在进化上非常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有相关研究表明转录因子EB上第142位丝氨酸位点被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磷酸化的同时,可引发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磷酸化第138位丝氨酸位点,双重磷酸化增加了转录因子EB的核出口信号,导致转录因子EB被滞留胞质中,而葡萄糖限制可能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C2-蛋白激酶B通路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促进转录因子EB核积累。
有趣的是,有研究使用体外蛋白激酶B测定发现,蛋白激酶B对转录因子EB上第467位丝氨酸位点磷酸化后可增强其与14-3-3蛋白的共定位和相互作用,促进转录因子EB细胞质保留,这与前述报道对转录因子EB第467位丝氨酸位点的调控作用相互矛盾,可能与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蛋白激酶B在不同层次结构中磷酸化C端区域有关。由此可看出,大多数激酶对于转录因子EB磷酸化的调控多为抑制其活性,致使自噬和溶酶体相关基因转录减少。
出自《转录因子EB介导自噬溶酶体通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作者胡亚琳,黄凤琴,杨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