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星形胶质细胞自噬功能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调控作用2025-10-15 08:42:31

此外,在加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的SH-SY5Y细胞模型中发现,γ-分泌酶复合物的某些成分(如早老素1、尼卡斯特林和早老素增强子2)表达上调,从而激活γ-分泌酶活性并促进β-淀粉样蛋白产生。在5种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研究发现疾病早期即出现溶酶体vATP酶(一种液泡型H+-ATP酶复合物)活性缺陷和脆弱神经元群的自噬功能障碍,导致淀粉样前体蛋白C端片段和β-淀粉样蛋白在低酸化自噬溶酶体中选择性地积累,并且在更受损但仍完整的神经元中大量β-淀粉样蛋白阳性自噬液泡堆积成大的膜泡,形成独特的花状核周莲座丛,称为PANTHOS(毒花),值得注意的是PANTHOS也存在于阿尔茨海默病大脑中;后期通过定量分析证实,表现出PANTHOS的单个神经元是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老年斑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病应激下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自噬功能失调时,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和泛素结合蛋白p62的表达减少,显著增加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小鼠中β-淀粉样蛋白噬菌斑形成,同时神经元标志物和认知功能显著降低。相比之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的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过表达可以减少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小鼠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聚集体,而利用RFP-GFP-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一种用于监测自噬通量的报告基因)等各种分子工具进一步证实了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和泛素结合蛋白p62依赖性自噬囊泡的起始和伸长来促进自噬通量响应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表明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自噬可塑性是调节阿尔茨海默病小鼠β-淀粉样蛋白清除和维持认知功能的重要细胞事件。
 
出自《转录因子EB介导自噬溶酶体通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作者胡亚琳,黄凤琴,杨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