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多重作用机制的系统解析2025-11-10 08:31:30
静脉注射的MSCs被肺部捕获并迅速凋亡和清除,线粒体凋亡可能是肺脏MSCs凋亡的主要途径。凋亡MSCs可能通过释放可溶性“find-me“信号和暴露“eatme“信号,被一系列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吞噬,体内驱动MSCs凋亡的确切机制还在研究中。在小鼠GvHD模型中,发现MSCs凋亡依赖于受体小鼠中的细胞毒性细胞。而NSG和BRGS小鼠缺乏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但两者的肺脏都存在髓源性细胞,在没有适应性免疫反应和细胞毒性细胞的情况下,MSCs也能被快速清除,表明MSCs凋亡与免疫细胞无关,可能由其他因素驱动,并被髓源性细胞清除。早期研究认为,基于MSCs体外多能分化作用,MSCs可能通过体内替代或分化为受损细胞参与组织修复,然而,细胞追踪技术和长期随访研究显示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重点已经转向利用MSCs刺激先天组织修复和调节免疫炎症的能力。MSCs分泌组、线粒体转移以及凋亡-胞葬等多种机制可能协同作用以实现MSCs的功能。
静脉注射的MSCs可能跨越血管内皮定向趋化至损伤部位以发挥作用,但通常归巢的细胞量极少,MSCs主要分布在肺脏、脾脏和肝组织,这些器官可能在MSCs远控调控中发挥作用。血液或组织中的MSCs可能通过分泌免疫调控因子、营养因子和外囊泡等发挥近程和/或远程作用,也可能通过纳米隧道管等传递物质以修复受损细胞,还可能因为营养剥夺和/或被细胞毒性细胞诱导凋亡,并被血液内循环的单核细胞和/或组织驻留的巨噬细胞等吞噬细胞吞噬胞葬并引起吞噬细胞免疫表型和功能改变而发挥作用。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效力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者王进美,秦美蓉,王 平。
上一篇: MSCs在肺脏和脾脏中的免疫调节机制
下一篇: MSCs来源与培养条件对生物学效力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