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调控中的关键作用2025-11-12 08:57:44

MSCs能够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促进内皮细胞的聚集和管腔形成,并通过分化为内皮样细胞直接参与血管的构建。MSCs还通过释放细胞外囊泡参与血管新生过程。这些囊泡携带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能够调节周围细胞的功能,进一步增强血管生成的能力。

MSCs抑制炎性反应。CLTI患者常伴有慢性炎性反应,这种炎性反应会加剧血管功能障碍和组织损伤。MSCs通过分泌多种抗炎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0和α/β干扰素等,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并促进组织修复。同时,MSCs能够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抑制炎性细胞的募集,从而减轻炎性反应的强度,为缺血组织的修复创造有利环境。此外,MSCs通过分泌外泌体传递抗炎信号。这些外泌体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能被周围细胞摄取并调节其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
 
MSCs重建免疫稳态。在巨噬细胞调控方面,MSCs通过与免疫细胞的直接相互作用或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使其从促炎的M1型向抗炎的M2型转变,从而减轻组织的炎性损伤。在T细胞调控中,MSCs通过细胞接触以及色氨酸耗竭等机制,选择性抑制辅助性T细胞1/17的功能,促进调节性T细胞分化,实现对免疫反应的精准调控。MSCs是具有归巢能力的特殊细胞群,可以选择性的迁移到缺血部位。近年来,关于MSCs治疗CLTI的临床研究不断增多,相关的临床试验也在不断推进。查询ClinicalTrials. gov,有28项关于MSCs治疗CLTI的临床试验信息,涉及的MSCs的主要来源于骨髓、脂肪和围产组织。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作者刘志强,谷旭放,倪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