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CLTI治疗中的临床应用2025-11-12 09:05:3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最早被应用于细胞治疗的干细胞类型之一。BM-MSCs能够显著改善CLTI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相较于骨髓单个核细胞,BM-MSCs表达更高水平的VEGF、FGFs和血管生成素,在增加下肢血液灌注和促进足部溃疡愈合方面更有效;其他疗效评价指标,例如无痛行走时间、踝臂指数、经皮氧分压等,也显示后者优于前者。为达到治疗所需的细胞数量,利用自动、封闭的离体培养系统体外扩增BM-MSCs,仅需收集少量骨髓细胞,这样既可以减轻对患者的损害,也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利用体外扩增的自体BM-MSCs治疗CLTI是安全有效的,未发现因骨髓采集、细胞治疗或注射过程而导致的不良事件。与自体BM-MSCs相比,同种异体BM-MSCs具有许多优势。首先,由于采集同种异体BM-MSCs不需要对患者实施手术,因此,避免了手术风险,减轻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其次,健康供体来源的BM-MSCs在生物学特性上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此外,异体BM-MSCs的促血管生成能力可在移植前通过体外测试进行评估。一项Ⅰ/Ⅱ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肌肉注射同种异体BM-MSCs对肢体缺血患者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基线值相比,BM-MSCs注射24周后,患肢的ABI平均增加0.22,踝动脉压平均增加19mmHg,而安慰剂组ABI无显著变化,踝动脉压平均变化仅为3.92mmHg,由此表明BM-MSCs组在改善血流灌注方面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Stempeucel是一种局部注射的同种异基因混合BM-MSCs,作为全球第一个被批准用来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的干细胞产品,已获印度药品管理总局批准。研究表明,Stempeucel治疗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持久的特点,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还能促进溃疡愈合。基于这些积极的结果,另一项IV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目前尚未公布相关数据。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作者刘志强,谷旭放,倪爱新。
上一篇: 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调控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