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SCs在糖尿病相关肢体缺血治疗中的临床进展2025-11-13 08:51:30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人体内含量丰富,可以通过吸脂或切除等微创手术从皮下或内脏脂肪组织中获取。AD-MSCs在功能和形态特征上与BM-MSCs有诸多相似之处。研究发现,AD-MSCs不仅具有分化为内皮细胞的潜能,还能释放多种促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如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等,在干细胞介导的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与BM-MSCs相比,AD-MSCs的获取过程更为简便,对机体损伤小;同时,AD-MSCs展现出更强的促血管生成能力,且在体外培养时增殖速度更快,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细胞以满足临床需求。ACellDREAM是首个利用体外培养的自体AD-MSCs治疗肢体缺血患者的临床试验,研究发现,细胞移植后未发生与AD-MSCs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患者的TcPO2和伤口愈合状况均有所改善。然而,CLTI患者常伴有糖尿病,高血糖环境以及与糖尿病相关的其他代谢因素可能影响AD-MSCs的增殖、分化和血管生成能力,而来自健康供体的AD-MSCs具有相对均一性和稳定性。NOMA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设计纳入9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且无法进行血管重建的患者,旨在评估肌肉注射同种异体AD-MSCs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目前相关数据尚未公布。
围产组织主要包括胎盘、脐带及其所含的血液等。近年来,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被认为是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中最有前途的细胞来源之一。PMSCs在多项临床研究试验中展现出其治疗肢体缺血的强大潜力。与成人来源的MSCs相比,PMSCs的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能力更强,免疫原性更低,而且其采集过程不会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与不适。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作者刘志强,谷旭放,倪爱新。
下一篇: 不同来源MSCs治疗CLTI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