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的基因治疗方案2021-12-29 09:03:22

Park,Igarashi等利用B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前体细胞,对轴浆运输部分中断的大鼠青光眼模型进行玻璃体腔或视网膜下腔移植后,存活RGCs的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证明BDNF对轴浆流运输部分中断所致的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Ko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各种实验性青光眼动物模型的视网膜中,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在RGCs中的过量表达显著提高了RGCs的存活率。有趣的是,将BDNF基因转染至Mailer胶质细胞也延长了RGCs的存活时间,这表明胶质细胞在神经保护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是基因治疗的良好靶点旧。除此之外,等副利用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将TrkB基因递送至体外培养的人RGCs中,发现RGCs中BDNF受体TrkB的过度表达可促进视神经横断后的RGCs存活。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TrkB增加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活性,可使促凋亡元件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失活,进而神经元存活基因的表达被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磷酸化激活,最终促进了RGCs存活ⅢJ。此外,Hu等研究报道,利用TrkB激活剂29D7选择性激活TrkB,SD大鼠青光眼模型中RGCs的存活亦得到了改善,这表明活化TrkB是缓解青光眼进展的潜在疗法。这些发现表明BDNF.TrkB信号通路是青光眼的另一个良好的治疗靶点。Checa—Casalengua,Semba K等利用DBAJ2J小鼠青光眼模型,在小鼠玻璃体内注射包裹有GDNF的微球,结果显示GDNF显著改善了RGC的长期存活时间。Koeberle381报道,GDNF能通过活化P13K,Src及MAPK信号通路,引起谷氨酸转运体在Mailer胶质细胞中的过度表达,从而起到保护RGCs的作用。他们在眼内注射靶向GLAST的siRNA后,GDNF引起的GLAST上调被siRNA拮抗,这表明GLAST可能是青光眼基因治疗的另一个重要靶点。
 
出自《青光眼基因治疗研究进展》作者彭晋妍,钟佳宁,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