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作用与问题2021-08-30 10:51:57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特征在于临床复发和缓解不断交替,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下,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和医疗负担,因此,与炎症性肠病治疗有关的研究一直是当前的热点。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是易感基因、环境和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引起的,尤其与肠道免疫失调密切相关。

炎症性肠病现以药物治疗为主,若药物无法控制则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及修复方法逐渐发展,使得更多学者找寻到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肠道炎性疾病的新方法。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群具有潜在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元分化能力的异质基质细胞群,其可从大多数器官的结缔组织中分离出来,例如骨髓、胎盘、脂肪及脐带等。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组织迁移、多能性以及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

此外,易于获得和扩展的特性也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更适合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因此,为了探寻间充质干细胞在众多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人员申请了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最近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此方法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机遇展开讨论。
 
出自《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作用与问题》 作者黄文文; 李硕; 侯宗柳; 王文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