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s对免疫细胞具有调节作用2022-02-07 09:28:31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中胚层间充质,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脂肪细胞、骨髓基质、神经细胞、肝脏细胞、胰岛细胞和心肌细胞等多向分化的潜能。它不仅能促进损伤组织的再生与修复,还拥有良好的免疫调节能力。MSCs由于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从而具有促进损伤组织再生修复的能力,除此之外它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具有很强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调控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状态,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等。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可溶性因子的分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如白细胞介素1、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吲哚胺2,3-双加氧酶、前列腺素E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转化生长因子β、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血管生成素1、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6和一氧化氮等,或者通过细胞-细胞接触修复组织损伤,并能抑制不同细胞类型的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炎症是启动组织修复或者愈合的原动力,是机体对损伤因子的最常见的防御性反应。在炎症状态下时,即机体在内源性或者外源性致热源的刺激下,炎症递质释放,激活免疫细胞,造成持续性的组织损伤和修复。与此同时,MSCs和血管内皮细胞等介导免疫炎症细胞释放炎症递质参与炎症反应,导致机体损伤。
MSCs对先天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以及其免疫应答都具有调节作用。在最初意义上,MSCs被称为“炎症的守护者”。这层分子屏障中的受体可以通过炎性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迁移到炎症部位。在组织损伤情况下,位于骨附近或起源于骨髓的MSCs开始迁移到受伤部位,与各种类型的基质和炎性细胞参与修复和再生过程。急性组织损伤通常伴有炎症和细胞坏死,此时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和微血管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吞噬坏死细胞过程中会释放促炎介质,如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趋化因子、白三烯和自由基,MSCs通过将内源性干细胞募集到损伤部位并发出分化信号可促进组织再生。除先天免疫反应、组织损伤和修复以外,MSCs与CD4+和CD8+T细胞和B细胞适应性免疫的作用密切相关。
出自《炎症微环境下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研究及调节作用》作者周典,燕飞,周泽堃。
上一篇: MSC治疗脓毒症面临的难题与展望
下一篇: 炎症微环境对MSCs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