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间质干细胞与肿瘤的应用2022-02-08 09:20:39

MSCs对伤口和受损组织表现出强烈的趋向性,从而促进组织细胞的再生活动。与慢性难愈合伤口相比较的肿瘤,也会招募 MSCs 来支持其生长和转移。MSCs在多种肿瘤类型中都能被观察分离到,包括卵巢癌、乳腺癌、Kaposi肉瘤、结直肠癌、胰腺癌、胶质瘤、黑色素瘤转移、胃癌和皮肤肿瘤。MSCs向肿瘤归巢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促使其它细胞向肿瘤(如骨髓源性免疫细胞)部位归巢的趋化因子和受体可能也参与了 MSCs 的迁移。其中包括:生长因子,如SCF、PDGF、EGF、HGF 和 IGF-1;血管生成因子,如 VEGF、βFGF 和 HIF1α;趋化因子,如 CCL2,CCL5、CCL22 和 CXCL12;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如TNFα、TGFβ、IL-1β、IL-8 等。这些结果表明,MSCs 向不同肿瘤类型的募集可能对肿瘤命运起关键作用。

MSCs对肿瘤进展的影响取决于其促炎和抗炎表型之间的微妙平衡。Waterman及其同事认为,在肿瘤内的MSCs可以从抗瘤表型 MSC1 状态转换为促瘤表型 MSC2。在促炎状态下,MSCs通过促进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到肿瘤组织中来抑制肿瘤生长,从而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此外,MSCs 能通过旁分泌途径抑制Wnt、AKT和 PI3K通路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这些通路主要是涉及促进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的重要分子信号途径。而且,促炎表型的MSCs还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相反,抗炎表型的MSCs的主要是参与促进肿瘤作用,如MSCs被招募到自发生长的肿瘤中,这种招募效应能随着肿瘤的活跃而增强。到达肿瘤微环境中的这类 MSCs 能够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且还能诱导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刺激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导致肿瘤发生转移,并促进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抵抗耐受。另外,MSCs还能够通过改变其自身的代谢状态来支持肿瘤生长。具体来说,MSCs衍生的前列腺素E2能够保护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细胞免受 DNA 损伤诱导的凋亡。
 
此外,在肿瘤微环境的氧化应激中,MSCs分泌的乳酸能够被肿瘤细胞摄取,从而使肿瘤细胞产生ATP促进其迁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研究已经证明了MSCs 具有抗肿瘤和促肿瘤作用,但人们普遍认为总的来说MSCs的促肿瘤作用强于抗肿瘤作用,这其中的机制可能与 MSCs具有免疫抑制能力和再生活性有关。
 
出自《间质干细胞亚群及其胞外囊泡对卵巢癌和乳腺癌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