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胞外囊泡成为靶向肿瘤细胞的药物传递工具2022-02-09 08:33:45

基于MSCs的细胞治疗存在的几个潜在缺陷,这可能会限制预期的临床效益。这些缺陷包括MSCs在整个机体的非特异性扩散和肿瘤内治疗药物的非有效局部浓度。此外,MSCs向间质细胞谱系的正常生理分化可能会降低其治疗潜力,增加免疫原性,甚至促进肿瘤的发生。为了克服这些缺陷,MSCs来源的胞外囊泡已经成为直接靶向肿瘤细胞的药物传递工具。

这些 MSC-EVs 仍具有向肿瘤部位归巢的能力,并具有类似于亲代MSCs的免疫抑制特性。据报道,MSC-EVs可以转移microRNA、蛋白质、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例如,注射来源于miR-146b高表达的MSC-EVs可以减缓胶质瘤的生长。此外,表达miR-124a的MSCEVs 能够降低胶质瘤中CSCs的存活率,并且当装载miR-143时,其能够降低骨肉瘤细胞的迁移能力。其它研究发现,装载siRNA的MSC-EVs能够沉默驱动肿瘤发生的基因。例如,MSC-EVs中装载polo样激酶I的siRNA能够减少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同样,MSC-EVs也可以装载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从而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具体来说,MSC-EVs装载紫杉醇、阿霉素或吉西他滨可降低肿瘤细胞活力并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生长。MSCs 衍生的纳米幽灵是由MSCs外膜产生的纳米囊泡,代表了另一种利用MSCs独特特性的MSC-EVs。纳米幽灵保留了大部分 MSCs 上的粘附分子和受体,因此,它们向肿瘤部位归巢的能力也得以维持。已经研究证明,含有RNA的纳米幽灵能够抑制肺和前列腺肿瘤的生长。
 
此外,MSC衍生的纳米幽灵负载CXCR3的小分子拮抗剂可使胰腺肿瘤的CSCs对化疗敏感,从而提高化疗效果,延缓肿瘤的再生长。总之,MSCs 固有的免疫抑制和再生特性突显了它们作为各种肿瘤类型的治疗工具的潜力。运用MSCs治疗肿瘤与现有的治疗方式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出自《间质干细胞亚群及其胞外囊泡对卵巢癌和乳腺癌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