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s在肿瘤治疗中广泛的应用2022-02-09 09:04:20
在肿瘤细胞中,EVs的分泌伴随着局部和全身肿瘤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并诱导肿瘤生长、转移和对药物治疗敏感性下降。因此,一种功能性的癌症治疗方法可能是通过破坏EVs在肿瘤细胞中的传播途径,或通过从循环系统中清除EVs来实现的。不同细胞来源的EVs在肿瘤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由于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的性质,因此衍生自DC的EVs(DC-EVs)可用作抗肿瘤疫苗。
CD86被发现表达于DC-EVs表面,经与肿瘤抗原孵育后可引起肿瘤特异性T细胞活化。此外,通过表达CD40的EVs与DC共培养的体内研究发现,EVs可触发强抗肿瘤免疫,诱导DC成熟,并刺激肿瘤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增殖。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的I期和II期临床试验显示,EVs 更倾向于刺激肿瘤患者的T细胞和NK细胞免疫应答。脂肪来源的间质干细胞来源的EVs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因为ADSCEVs内含的miR-145可通过Caspase-3/7途径降低Bcl-XL活性,从而促使前列腺癌细胞发生凋亡。体外研究表明,在化疗诱导的卵巢早衰小鼠模型中,人羊膜上皮细胞来源的EVs可以通过转移microRNAs来恢复卵巢功能。
Jessian等人研究发现,Anti-miR-9通过EVs从BM-MSCs传递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从而逆转了P-糖蛋白的表达,并使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对替莫唑胺敏感。因此,基于EVs的肿瘤治疗可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稳态,激活免疫应答和传递化疗药物而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另外,EVs可以携带大量的生物活性分子,通过提供一个独特的载体系统,将不同类型的治疗药物输送到肿瘤细胞内,从而实现局部药物靶向的目的。在这方面,Tang等人研究表明,与甲氨蝶呤、阿霉素或顺铂孵育的恶性肝癌细胞系H22可释放载有化疗药物的EVs。另外,体外观察发现,分离的EVs对肿瘤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在体内可抑制肝癌和卵巢癌的生长。因此,与单独给药相比,装载于EVs的化疗药物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少的不良反应。
出自《间质干细胞亚群及其胞外囊泡对卵巢癌和乳腺癌影响的研究》作者李涛。
上一篇: 胞外囊泡与肿瘤的应用
下一篇: 间质干细胞来源胞外囊泡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