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干细胞的一般概述2022-02-10 09:36:04
间质干细胞,也称为间充质基质细胞,是具有高分化潜能并且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功能干细胞。MSC最早是在1960年代末从成年骨髓中分离出来的,定义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大量研究表明,MSCs的主要来源是低丰度的骨髓,占有核细胞总数的0.01%~0.001%,并且MSC可以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例如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肌细胞等。但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MSC也可以从脂肪细胞分离出,并促进免疫逃避的发生。另外除了上述的主要的来源外,处在循环中的MSC还可从外周血,脐带,胎盘,肺中分离出来。MSC的形态学观察显示MSC细胞群是由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扁平细胞或圆形细胞组成的异质细胞群。MSC的表面抗原具有鲜明的特征,具体而言,MSC表面抗原CD105、CD73、CD90、CD44和CD29表达阳性,而CD34、胃癌间质干细胞来源的 IL-8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制初步研究2CD45、CD11b、CD14等缺乏表达。并且MSCs不表达内皮细胞标记分子如CD31、CD34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但会表达大量粘附分子(如CD44和整合素)和细胞因子受体(如白介素受体1)。综上所述,这些研究阐明了正因为MSC细胞表型的异质性,使得MSC具有定向迁移到靶组织,参与免疫抑制,并且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能力。
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MSCs特异性地迁移到伤口,主动整合到受损组织中,参与组织炎症的调节,细胞增殖的调节以及损伤组织的分化和修复。肿瘤组织通过产生免疫调节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改变局部炎症微环境并促进内源性组织干细胞的创伤修复活动。例如,肿瘤上清培养液中发现存在趋化因子12促进人BM-MSCs的迁移。此外,肿瘤细胞也会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等生长因子募集MSCs。
出自《胃癌间质干细胞来源的IL-8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初步研究 》作者方煜。
上一篇: CB-MSCs单独或联合VIC-008调节免疫功能
下一篇: 新型疫苗创制背景与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