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DPSCs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细胞因子的分泌能力2022-03-30 10:04:19

研究显示,DPSC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细胞因子的分泌能力。将DPSCs条件培养基通过静脉注射方式导入鱼藤酮诱导的大鼠帕金森病模型中,观察到帕金森病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随后通过RNA高通量测序等发现这些因子可以通过调节胆碱能突触、钙信号转导、5-羟色胺突触改善帕金森病症状,推测 DPSC-CM可能具有缓解帕金森病的疗效;而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光生物调节能影响到DPSCs 中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蛋白mRNA表达,且在660nm激光照射下,分泌因子如脑源性生长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核受体相关因子1和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含量增加。虽然目前还无法通过注射DPSCs诱导干细胞成为具有真正生理功能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但也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另一方面,研究还证实DPSCs可以缓解由 6-羟多巴胺导致的细胞毒性。6-OHDA作为一种神经毒素,可以被转运到多巴胺能神经元中,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被广泛地用于帕金森病的体内和体外模型构建。通过鼻内给药方式应用DPSC胞外囊泡可以改善6-OHDA诱导的帕金森小鼠模型的运动功能,而这种改善与小鼠纹状体和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正常表达有关。当 DPSCs 分化成为相对成熟的神经元样细胞后,其旁分泌途径有助于防止 6-OHDA 诱导的神经元变性,促进黑质纹状体束的恢复。研究发现,这样的旁分泌效应可以保护原代神经元免受 6-OHDA 毒性影响,并且促进轴突在体外生长,推测可能与细胞释放BDNF对神经元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有关。研究还表明,通过分泌方式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也与 DPSC 培养条件有密切关联: 在层粘连蛋白包被条件下生长的DPSC分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显示出保护作用,而在标准条件下培养的 DPSCs 则没有表现出这种特性。
 
出自《牙髓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作者江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