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细胞疗法是肿瘤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新型疗法2022-04-07 08:55:05

细胞治疗是指利用患者自体(或异体)的成体细胞或干细胞对组织、器官进行修复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恶性肿瘤、骨髓移植、晚期股骨头坏死、心肌梗死和脑损伤等疾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目前临床试验中使用的主要是间充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对树突细胞、巨噬细胞、肝细胞和上皮细胞以及其他细胞的研究较少。2009年12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人异体骨髓MSC产品上市,这是世界上第1个干细胞产品。随后,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意大利、新西兰和日本等陆续批准干细胞产品上市或应用。2017年下半年,美国 FDA 批准了2个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产品Kymriah和Yescarta上市。2020年7月,美国FD再次批准了一项新的CAR-T细胞疗法产品Tecar⁃tus,这是美国FDA批准的首个基于细胞的基因疗法。

细胞疗法作为肿瘤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新型疗法,受到相当多的关注,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治疗疾病的机制和细胞移植后在宿主体内的分布和迁移尚不明确。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指出,细胞治疗产品的药动学研究内容应包括细胞的分布、迁移、归巢和分化。应采用一种或多种合适的细胞追踪方法评价细胞产品的分布、迁移、归巢及其存续和消亡特征。可选择的技术方法有活体影像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等,其中免疫组化学技术是传统的组织分布研究技术,虽已较为成熟,但需在细胞移植后处死动物,取出相应组织进行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非临床和临床的活体影像示踪技术的应用,可实现无创性实时监测移植细胞在宿主体内的迁移、分布和存留等,从而有助于开展细胞治疗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研究表明,结合多种无创性成像技术的细胞标记方法(直接标记或报告基因转染的间接标记)可实时追踪体内标记的细胞,监测细胞的迁移、分布以及量化细胞的蓄积和功能。近年来,已有大量关于细胞在非临床无创性示踪方法的研究。本综述主要对细胞非临床活体示踪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从而为细胞治疗产品的组织分布、迁移和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出自《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活体示踪方法研究进展》作者王舒哲,许波华,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