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来源分泌组的炎症调节作用2022-04-20 08:44:46
干细胞分泌组的抗炎作用是由可溶性免疫调节因子介导的。研究表明,在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中,有TGFβ1、IL-13、IL-10、IL1RA 等抗炎细胞因子的存在,也有IL-1β、IL-8、IL-9等促炎因子的存在,这些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的平衡决定了MSC-Sec的治疗效果。有证据表明 MMPs活性是纤维化消退所必需,在纤维化消退的大鼠的肺组织中可以观察到纤维化标志物α-SMA和促炎细胞因子如IL-4表达降低,这可能是通过上调MMP-2的活性来实现的。另外,MMPs不仅在促炎和抗炎过程中发挥作用,也通过细胞迁移、增殖和血管生成改变基质环境来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动物实验的数据表明,干细胞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产生的分泌组对伤口愈合至关重要。其中,发挥组织修复作用的主要是生长因子,如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EGF、TGFβ、肝细胞生长因子(HGF)、PDGF、VEGF、SDF-1等。HGF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在早期胚胎的肺发育阶段,通过调节上皮发育和上皮形态发生起主要作用。内源性HGF/c-Met信号在组织修复中起重要作用,HGF和c-Met的表达可以通过外源性的刺激上调。干细胞分泌的HGF可能增加在与c-Met结合时的smad7水平,以PI3K/Akt/P70依赖的方式上调损伤组织中 MMP-1、MMP-3 和MMP-9的表达,促进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血管生成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至关重要,研究证明MSC-Sec在血管生成的关键步骤中起作用。目前,在各种MSC-Sec中已经鉴定出许多血管生成刺激物和抑制剂。炎症细胞因子刺激的MSC-Sec蛋白质组学分析确定TIMP-1是MSC中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因子,表明MSC-Sec中可能存在一种血管生成刺激物与抑制剂的平衡,通过协同作用来促进血管生成。有报道称,TGFα可以提高包括VEGF、HGF、PDGF在内的一些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在体内实验中,经过TGFα处理的MSC-Sec可诱导血管生成。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在肺纤维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周凯笑,唐益庭,曹建平。
上一篇: 肺纤维化的发生过程及分子机制
下一篇: 肺纤维化的干细胞外泌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