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药物开发中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方法2022-04-24 11:48:00
动物实验是传统药物开发中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方法。但现有的动物模型用于CTPs的成瘤性和致瘤性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无法完全复制人体疾病状态或模拟人类肿瘤微环境; 与人类相比动物的寿命较短(尤其免疫缺陷动物),从而限制了其纵向致瘤性评估; 对各类动物模型的背景性数据以及免疫缺陷对植入细胞致瘤性的影响(免疫监测能力降低会增加CTPs依赖性或非依赖性肿瘤形成的风险) 尚不完全了解。然而,即便存在诸多局限性,由于目前尚无更好的选择,监管指南要求在某些情况下进行体内成瘤性和致瘤性测定。免疫系统正常动物对植入的人类细胞可能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免疫缺陷动物是开展CTPs成瘤性和致瘤性研究的较好模型。目前常用的免疫缺陷动物模型包括裸鼠、NOG小鼠、NSG小鼠等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型小鼠。在选择最合适、最敏感的模型进行成瘤性和致瘤性研究时,除了考虑CTPs的生物学特性、体外操作条件、细胞分化持久性、给药途径以及预期临床用途,最重要的是保证植入细胞在该种属体内有足够的存活时间,以观察肿瘤形成的可能性。在临床前研究中,通常使用裸鼠进行成瘤性研究,使用SCID小鼠开展更长时间的致瘤性研究。
生物制品生产用细胞的成瘤性和致瘤性评价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质量控制,细胞产品成瘤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是将细胞接种于皮下或肌内注射,至少观察16周注射部位是否形成结节,如有结节形成则每周进行双向测量,以判定结节为进行性、稳定或消退。通常设定Hela细胞为阳性对照,至少9只阳性对照组动物有进行性肿瘤生长时实验视为有效。对结节开始消退的动物进行处死,不能形成进行性结节的细胞视为无成瘤性。对注射部位及其他组织器官(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脑及局部淋巴结) 进行肉眼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判断接种细胞是否形成肿瘤或转移瘤。
出自《细胞治疗产品的成瘤性和致瘤性风险评价》作者屈哲,林志,霍桂桃。
上一篇: 干细胞产品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