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Cs的分化机制和细胞迁移机制尚未明确2022-05-11 09:11:49
目前PSCs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包括STEMPD试验、NYSTEM-PD试验、CiRA试验等。为了减轻免疫排斥反应,临床试验中根据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建立PSCs干细胞库。有研究将HLA配型iPSCs分化的DA能祖细胞移植到MPTP诱导PD非人灵长类食蟹猴模型壳核中,PD症状得到改善,表明了iPSCs移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NSCs是一类能自我更新的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的成体干细胞。NSCs一般可从成人或小鼠的侧脑室室管膜下区或纹状体中分离提取,也可从胚胎组织或人脐带血中获得。Svendsen等首次提取人胚胎中NSCs移植到6-OHDA诱导PD大鼠的纹状体中,不足1%的NSCs分化为TH阳性的DA能神经元,大部分NSCs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为提高NSCs分化效率,Parish等采用Wnt5a基因过表达的手段,将NSCs分化为DA能神经元的数量提高了10倍,显著改善了6-OHDA诱导PD大鼠的运动症状。
NSCs移植不仅能补充所需的DA能神经元,而且通过营养支持、神经再生、脑血管形成及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机制形成神经保护,促进神经再生。此外,PD病理改变累及范围可超出黑质和纹状体,仅在黑质或者纹状体移植,无法实现全面修复。Zuo等将未分化的人NSCs移植到6-OHDA诱导PD小鼠SVZ中,NSCs可分泌抗炎性因子和特定修复因子,刺激SVZ中神经细胞再生,介导内源性脑损伤修复。Tajiri等发现NSCs移植后可建立SVZ与损伤区域之间NSCs的迁移路径。NSCs移植后能介导移植区域与其他损伤区域之间的细胞迁移,促进其他区域的损伤修复,因此NSCs具有全面修复PD损伤的潜力。
目前,NSCs的临床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多数啮齿类动物NSCs细胞系已经建立,但是人来源NSCs需从成体、胎儿或者脐带血中获得,面临细胞来源不足或伦理问题。NSCs移植后分化的DA能神经元在体内无法长期存活且成熟缓慢,NSCs的分化机制和细胞迁移机制尚未明确,存在移植的不确定性,因此,标准化的移植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
出自《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作者曹津津,宋琼,邹春林。
下一篇: MSCs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