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MSC-EVs的非细胞性治疗方式可能成为PD治疗的新策略2022-05-11 09:16:12

BM-MSCs和AD-MSCs均可采用自体移植,但是PD患者自身细胞由于衰老可能导致MSCs增殖能力低下,影响治疗效果。UC-MSCs是自体移植和同种异体移植细胞治疗的重要来源,但是MSCs细胞表面HLA-Ⅱ类分子的表达可随细胞多次传代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从而增强MSCs免疫原性。因此,需采用低传代的MSCs进行移植治疗以减少免疫排斥反应。近期研究发现,来源于嗅黏膜固有层的MSCs可分化为TH阳性DA能神经元,且移植到6-OHDA诱导的PD大鼠后,可减少阿朴吗啡诱导的PD大鼠旋转次数,改善运动障碍,OM-MSCs有望成为PD细胞移植治疗的另一种细胞来源。此外,MSCs细胞外囊泡具有与MSCs相同的生物学效应,可对组织和器官进行修复和治疗,MSCs-EVs可抑制6-OHDA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因此,MSC-EVs的非细胞性治疗方式可能成为PD治疗的新策略。

iNs是将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直接重编程转换为神经元,而不经过多能干细胞或祖细胞阶段。Vierbuchen等首次使用转录因子Brn2、Ascl1和Myt1l直接重编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诱导为神经元。Caiazzo等使用转录因子Mash1、Lmx1a 和 Nurr1,将人和鼠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直接重编程为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但是转化效率低于18%。Jiang等在9d内将人胚胎的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 iDA,转化效率提高到59.2%。Kim 等将 MEFs 重编程转分化为iDA,移植到6-OHDA诱导PD小鼠后,可降低苯丙胺诱导的旋转次数,改善运动障碍,说明iNs移植治疗PD具有重要潜力。iNs不经过诱导干细胞阶段,不仅节省大量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干细胞诱导过程中发生畸胎瘤的危险;而且iNs不存在伦理争议,任何个体的体细胞都能进行直接重编程,增加了自体移植可行性。iNs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直接重编程产生的神经元难以大量扩增,高龄患者自体移植的细胞进行重编程存在DNA损伤的风险。
 
出自《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作者曹津津,宋琼,邹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