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MSC-EVs介导miRNA的转移机制2022-05-18 09:03:27

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可在转录后水平广泛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SC-EVs中存在多种miRNA,可能通过转移miRNA实现细胞间沟通进而调节受体细胞的生理状态,达到抑制炎症及免疫应答的作用。MSC-Evs可通过介导特异性miRNA的转移减轻肺损伤的严重程度。Park 等应用微矩阵分析骨髓MSC处理的ALI中miRNA的表达谱,发现9种miRNA 显著上调或下调,3种miRNA存在负性调节。

同时,骨髓MSC处理的肺组织中miR-142-3p和miR-503-3p下调,而在对照组中上调;miR-196b-3p则与之相反。该研究认为miRNA在细胞增殖、免疫应答、炎症和凋亡中发挥作用,可能与骨髓MSC对ALI的治疗作用有关。Wu等通过对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循环外泌体中miRNA的分析发现,外泌体中miR-146a、miR-27a、miR-126以及miR-155在合并ARDS的患者中明显高于未合并ARDS者,同时miR-126可能是预测患者28d病死率的潜在指标,提示同时含有免疫细胞和组织特异性miRNA的多功能外泌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近期有研究发现miR-30b-3p和miR-21-5p转移在MSC-EVs治疗ARDS中发挥重要作用。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ARDS病理生理学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在细胞间的转移可使受损细胞功能改善,而在ARDS环境下异常线粒体会引起ALI的加重。因此,改善ARDS代谢功能的关键可能依赖于对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纠正。MSC能够通过线粒体转移纠正肺泡上皮细胞的生物功能改变,并减少肺损伤。与MSC一样,MSC-EVs不仅包含大量蛋白质和核酸,也包含功能线粒体。MSC-EVs可通过介导线粒体转移增强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通过MSC-EVs作为载体介导的转移,功能线粒体在炎症环境中对巨噬细胞产生抗炎和吞噬增强作用从而改善细胞功能,减少炎性渗出,在ARDS治疗中发挥作用。Morrison等发现MSC-EVs 可将功能线粒体转移到人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氧化磷酸化。Phinney等发现在氧化应激状态下,MSC通过EVs介导的转运将线粒体提供给人巨噬细胞,从而增强其生物功能。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胞外囊泡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袁雪燕,刘凤,陆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