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疗法的效果与缺血程度有关2022-06-08 08:51:05
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CLI患者与患有TAO的CLI患者相比,其骨髓细胞表现出功能受损和EPC数量减少。因此,自体干细胞疗法对患有TAO的CLI患者更有效。但是干细胞移植疗法的效果与缺血程度有关,Gao等的研究证明,与卢瑟福分级为4~5级患者相比,卢瑟福分级为6级患者对干细胞疗法无反应。自体干细胞移植可能在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早期阶段更有效,如在间歇性跛行的患者中疗效更佳。因此,对于无条件进行血运重建或血运重建失败的TAO患者,尽早进行干细胞移植能够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预后。在干细胞移植方法的选择上主要有经动脉给药和肌内注射。相关研究证实,肌内注射后干细胞的存活率和滞留性较差,无法整合到移植患者的血管组织中,PROVASA试验研究了动脉内注射BM-MNC治疗缺血性肢体的效果,证实可以显著缓解静息痛,溃疡的愈合同BM-MNC注射的剂量呈正相关,但是同安慰剂相比,并没有降低截肢率,因此将经动脉给药和肌内注射结合可能是更好的给药方式,有助于降低截肢率。
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细胞,移植后的致癌风险及免疫和遗传方面的稳定性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干细胞移植后细胞增殖的调控仍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防止干细胞癌变仍然是保证患者移植安全性的首要问题,既往研究显示干细胞的致癌性是由其自身特性和培养环境决定的,虽然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中尚无细胞癌变的相关报道,但是其致癌风险仍不能忽视,需要国内外相关部门对干细胞移植的整个流程制定统一的标准和完整的体系,从而规范干细胞的制备和移植,保证干细胞移植的生物安全性。另外,PBSC移植在G-CSF动员后,会有大量的BM-MNC入血,同时促进血小板的聚集活化,不仅显著增加了血液黏度,同时也提高了血栓形成的风险,需要辅助以规范的抗凝治疗,目前干细胞移植治疗TAO的相关研究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是安全且具有光明前景的治疗手段。
出自《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进展》作者周密 谷涌泉。
下一篇: 骨髓来源的M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