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溃疡愈合情况Meta分析2021-09-13 13:45:08
溃疡愈合率:共有5个研究提供了溃疡愈合率的资料,Meta 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间无异质性(P=0.899,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溃疡愈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0,95%CI(1.26,4.97),P=0.009,P<0.01];溃疡面积减少:共有3个研究[9,10,14]提供了溃疡面积减少的资料,Meta 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间无明显统计学异质性(P=0.260,I2=25.7%)。固定效应模型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疗法相较对照组能显著缩小溃疡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51095%CI(-4.654,-2.366)P<0.01];难治性糖尿病足溃疡:共有 3 个研究报道了针对难治性溃疡的治疗。相较于对照组,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能,特别是针对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足溃疡伤口周围局部循环踝肱指数(ABI):共纳入 5 个研究[10,12-15]。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间无明显统计学异质性(P=0.249,I2=25.9%).固定效应模型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疗法相较对照组能改善 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11,95%CI(0.07,0.15),P<0.01];经皮氧分压(TcPO2):共纳入 2 个研究[13,15]。Meta 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间无明显统计学异质性(P=0.883,I2=0.0%).固定效应模型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疗法相较对照组能提高经皮氧分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82,95%CI(1.28,2.37),P<0.01];患肢血流改善情况:共有 6 个研究[11-16]报道了患肢血流改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可促进血管形成(如新生侧支血管的形成),改善患肢血流情况。
无截肢生存率
共纳入 3 个研究。Meta 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间无明显统计学异质性(P=0.947,I2=0.0%)。固定效应模型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疗法相较对照组能降低无截肢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1,95%CI(0.02,0.61),P=0.011,P<0.05]。
不良反应
纳入各试验均无明显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
发表偏倚
运用 Egger 法检测发表偏倚。(1)溃疡愈合率 P=0.221,(2)溃疡面积改变 P=0.296,(3)ABI P=0.462 ,(4)TcPO2 P=1.000,(5)无截肢生存率P=0.296。可见,各结局指标 P 值均大于 0.05(P>0.05),故认为无明显发表偏倚。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Meta分析》作者徐进。
上一篇: 充质干细胞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现状
下一篇: 间充质干细胞发挥抗炎免疫调节功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