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022-06-23 08:28: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成骨细胞前体,越来越多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被报道应用于各种动物实验。其中,Furuta等认为外泌体是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信号通路的一种新因子,且其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具备重要的作用。Zhang等初次证明了人类胚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软骨修复的生物学效,并指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以用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替代疗法。徐轶尔等报道了在骨髓间充质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外泌体来源的miRNA的表达程度不尽相同,其中参与介导mRNA监测及Wnt通路等信号通路的 miRNA 共有79 种。 Phinney等指出,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中的作用方面ꎬ尽管外泌体还存在许多疑惑。但其指出了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它们的使用避免了可能发生突变或损坏DNA的细胞的转移。第二,相较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太大且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循环而言,外泌体囊泡小且容易循环。许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能通过第一通道毛细血管床,通常是肺(尽管有些能明显通过)。第三,移植后注入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剂量会迅速减少,而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囊泡的输送可能会达到比大细胞更大程度循环的更高 “剂量”。Zuo等通过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静脉注射至因辐射导致骨质疏松的小鼠体内,通过显微CT观察小鼠胫骨并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得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恢复受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发挥抗骨量丢失的作用。并以此提出外泌体在无细胞治疗方面具备极高的应用前景。
以上相关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仅仅局限于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层面,相较于单纯的成骨细胞而言,成骨细胞前体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其在抗骨质疏松疾病中的骨量丢失方面亦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
出自《外泌体与骨质疏松相关研究进展》作者朱世壮, 杨大志。
上一篇: 外泌体与成骨细胞
下一篇: 外泌体治疗骨质疏松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