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s通过分泌旁分泌因子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2022-06-23 08:32:5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新发人数和癌症死亡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一。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良好的多向分化、自我更新潜能以及免疫调节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组织、器官的修复以及再生治疗。研究表明,MSCs能够通过旁分泌作用产生外泌体这一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通过传递多种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目前,在关于MSCs及其外泌体是抑制肿瘤还是促进肿瘤的报道中,出现了不一致的结论。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和外胚层的MSCs具有良好的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和免疫调节性能,已经从骨髓、脂肪、脐带、胎盘、皮肤、外周血、牙齿等多种组织中分离并培养。国际细胞治疗学会间充质和组织干细胞委员会提出了定义人类MSCs的最低标准:首先MSCs在标准培养条件下培养时必须贴壁,其次MSCs阳性表达CD105、CD73和CD90,不表达CD45、CD34、CD14或CD11b、CD79a或CD19及HLA-DR表面分子,最后MSCs在体外标准诱导条件下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
由于MSCs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已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心脏病、自身免疫病等疾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MSCs发挥生物学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实现,一是MSCs的迁移和归巢特性,MSCs能够归巢到相应的病变区域;二是旁分泌特性,MSCs通过分泌旁分泌因子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三是免疫调节特性,MSCs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的激活和功能参与免疫调节。
由于MSCs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已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心脏病、自身免疫病等疾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MSCs发挥生物学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实现,一是MSCs的迁移和归巢特性,MSCs能够归巢到相应的病变区域;二是旁分泌特性,MSCs通过分泌旁分泌因子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三是免疫调节特性,MSCs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的激活和功能参与免疫调节。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对肿瘤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崔舒悦,汤帅,丁晓玲。
上一篇: 外泌体治疗骨质疏松相关研究
下一篇: 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