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机制2022-07-15 08:56:58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主要存在于各种结缔组织以及器官的间质中,包括骨髓、骨骼、脂肪、肝、黏膜、羊水、羊膜、脐血。FRIEDENSTEIN 等在1968年首次证实了骨髓中存在间充质干细胞,并利用贴壁法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进行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化功能的多能干细胞,主要分化为脂肪细胞和骨骼细胞等。作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祖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分化平衡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验发现脂肪诱导因子可以抑制成骨,反之成骨诱导因子会阻碍脂肪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挥了“指挥官”的作用,同时一些外部因子例如物理、化学、非编码RNA(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等)、代谢 (胰岛素) 以及遗传基因也共同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命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失调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相关,例如骨质疏松、肥胖及肥胖引发的糖尿病、衰老等,因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命运越来越引起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作者查阅了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命运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角度来了解骨质疏松、肥胖及肥胖引发的糖尿病、衰老等一系列疾病,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BMPs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一员,在骨基质中大量存在,通过与Ⅰ型、Ⅱ型 BMP 受体结合,激活经典的 BMPs-SMAD信号通路和非经典的BMPs-MAPK信号通路。重组BMP2和BMP7在颅面畸形、骨折愈合和脊柱融合的临床试验中已被广泛研究。刘小钰等发现补骨脂素能上调BMP2基因的表达,提高Smad1、Smad5以及Smad8的磷酸化水平,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BMPⅠ型受体活化素1型受体突变会导致进行性肌肉骨化症,表现为肌肉等结缔组织进行性骨化。
 
出自《骨骼微环境中谁决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命运》作者张纯希,李想,周钰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