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s的来源及其治疗机制2022-07-18 08:45:11
MSCs属于多能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及低免疫原性的特点,在妊娠组织(胚胎、脐带、胎盘、脐带血)、骨髓、皮肤等组织均有存在。MSCs发挥治疗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MSCs具有定向增殖分化能力,可通过归巢作用促进组织的愈合。MSCs迁移进入损伤的组织、修复损伤组织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很可能与MSCs表达的黏附分子与炎症趋化因子通过局部或全身循环迁移到达靶器官并相互作用有关。(2)研究发现MSCs分泌的可溶性蛋白(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蛋白酶)、外泌体、细胞外囊泡在BPD肺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中也起了关键作用。Willis等研究发现通过静脉给予MSC外泌体可以改善肺动脉的发育及肺纤维化;Braun等的研究也显示MSC 细胞外囊泡可通过抗炎和促血管生成机制促进肺泡发育。MSCs分泌的产物具有免疫原性低、半衰期长、在体内稳定、递送效率高等特性,并且更易于隔离、存储和管理,在治疗BPD上有着巨大潜力.(3)MSCs可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细胞因子抑制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增殖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又称移植抗原,低水平的HLA可规避免疫识别。MSCs表达HLA-I类分子(与排斥反应相关)和Ⅱ类分子(与免疫反应相关)的水平较低,可使MSCs更好地逃脱免疫监视,降低异体移植的排斥反应。
BPD动物实验研究证实了MSCs治疗能有效改善肺泡结构和血管生成,减轻肺纤维化和肺脉高压等。动物实验的成功对MSCs的临床应用有着较大的启发,目前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数据库上注册的应用MSCs治疗BPD临床试验共有14项。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作者黄高展,刘春华.
上一篇: BPD的发病机制
下一篇: MSCs治疗BPD的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