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处理以及预防方案2021-09-16 14:26:42
年轻患者的标准预处理方案为总剂量200 mg/kg 环磷酰胺 +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200 mg/kg的环磷酰胺对于高龄患者来说毒性太大,其引起的移植相关死亡让人不得不改变高龄患者的预处理方案。根据EBMT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使用以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阿仑珠单抗的减低剂量的预处理方案,不仅可以避免高剂量环磷酰胺引起的毒性反应,而且能获得与21-40岁年龄组相似的总体生存率。2016年英国血液学协会制定的指南:对于年龄超过 30 岁计划行MSD-HSCT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推荐使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阿仑单抗的预处理方案。近期巴基斯坦一项纳入147例高危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研究中探索了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中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的剂量,该研究分为2组,组 1 :氟达拉滨 120-150 mg/m2 ,环磷酰胺 120- 200 mg/k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20 mg/kg;组2:氟达拉滨120 mg/m2,环磷酰胺300 mg/m2,抗淋巴细胞球蛋白20 mg/kg。
研究发现18例患者植入失败,多数病例来自组2,且组2的总体生存率较组1低,因此研究认为氟达拉滨联合小剂量的环磷酰胺更有利于患者的生存。尽管目前在每个移植中心的预处理中使用的环磷酰胺的量是不同的,但通常认为剂量在40-120 mg/kg之间较为合适。
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标准预防方案为甲氨蝶呤联合环孢素。巴基斯坦一项纳入147例高危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研究中,110例患者单独使用环孢素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37例患者使用环孢素+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147例患者中共17例发生Ⅰ-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9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单独采用环孢素组的总体生存率、无失败生存率与环孢素+甲氨蝶呤组无统计学差异,而且无复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生存高于环孢素+甲氨蝶呤组,研究认为可以单独使用环孢素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目前推荐移植后应用以环孢素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出自《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现状》作者魏元凤,黄东平。
上一篇: 干细胞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
下一篇: 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