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以及预防方案2021-09-16 15:21:20

目前对于单倍体移植无统一的预处理方案,KIM等采用兔抗胸腺球蛋白+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全身照射的预处理方案,给药剂量及时间具体如下:氟达拉滨150 mg/m2,环磷酰胺120 mg/kg,兔抗胸腺球蛋白2.5 mg/(kg·d)(-8 d至-6 d),全身照射200 cGy/d (-3 d至-2 d)。结果显示:与同期行MSD-HSCT、MUD-HSCT的患者相比,不仅粒系植入快,而且+30 d粒系累积植入率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采用移植后环磷酰胺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治疗16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兔抗胸腺球蛋白+氟达拉滨+低剂量环磷酰胺+全身照射。

药品剂量及使用方法如下:兔抗胸腺球蛋白0.5 mg/kg(-9 d)、2 mg/kg(-8 d至-7 d);氟达拉滨:30 mg/(m2·d)(-6 d至-2 d)(总剂量为150 mg/m2);环磷酰胺:14.5 mg/(kg·d) (-6 d至-5 d);-1 d以200 cGy的单剂量给予全身照射;环磷酰胺50 mg/kg(+3 d至 +4 d)。结果显示:16例患者全部植入成功,仅2例患者发生Ⅰ-Ⅱ度皮肤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位随访21个月(3-64个月),所有患者全部存活,且不依赖输血也无克隆性演化。北京方案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兔抗胸腺球蛋白方案,剂量和使用方法如下:白消安 3.2 mg/(kg · d)×2 d(-7 d 至 -6 d) ,环磷酰胺 50 mg/(kg·d)×4 d(-5 d至-2 d),兔抗胸腺球蛋白 2.5 mg/(kg·d)×4 d(-5 d至-2 d)。该方案植入好,移植相关毒性小[32,34-35]。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 北京方案采用环孢素+霉酚酸酯+甲氨蝶呤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具体用药方案如下:环孢素在-9 d开始每12 h给药1次,剂量为1.5 mg/kg,维持血药浓度在150-250 μg/L,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以后改为口服给药。霉酚酸酯在-9 d开始每12 h口服给药0.5 g (儿童的剂量减少一半),移植后1个月剂量减半至移植后2个月停药。甲氨蝶呤从+1 d开始15 mg/m2,+3 d、+6 d、+11 d剂量为10 mg/m2。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且程度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采用移植后大剂量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及霉酚酸酯联合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剂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其中霉酚酸酯+5 d开始使用至+35 d停用,他克莫司治疗+5 d开始至移植后1年停用。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范围为3-64个月),2例患者发生Ⅰ-Ⅱ度单纯皮肤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也只有这2例患者发生了轻微的皮肤/口腔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这2例患者分别在移植后15个月和17个月停用免疫抑制剂,其他患者在移植后1年停止免疫抑制剂。国内学者比较了北京方案及移植后大剂量环磷酰胺方案,研究分为移植后大剂量环磷酰胺组及北京方案组:移植后大剂量环磷酰胺组20例,北京方案组80例。
 
移植后大剂量环磷酰胺组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方案为环磷酰胺60 mg/(kg·d)(+3 d至+4d)+环孢素+甲氨蝶呤+霉酚酸酯(其中17例用了霉酚酸酯,3例未使用霉酚酸酯);北京方案组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方案为环孢素+甲氨蝶呤+霉酚酸酯;两组间总体生存率、无失败生存率、移植失败、移植相关死亡率、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移植后大剂量环磷酰胺组粒系植入较北京方案组延迟。
 
出自《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现状》作者魏元凤,黄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