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血移植治疗骨髓衰竭综合征患者的移植效果2021-09-16 15:30:58
脐血移植凭借其易及时获得、免疫原性低可耐受1到2个人类白细胞抗原位点不合、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低且程度轻、移植后患者生存质量高等优点,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占比逐渐增加。近期PAGLIUCA等报道了1988至2014年在欧洲骨髓移植中心进行同胞供者脐血移植的117例骨髓衰竭综合征患者的移植疗效。82例患者输注单份脐血,35例患者输注来自同一供者的脐血和骨髓混合移植物。中性粒细胞累积植入率为88.8%,移植后100 d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积累发病率为15.2%,7年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积发病率14.5%,7年总体生存率为87.9%。日本学者进行UCBT和非血缘骨髓移植的疗效比较,实验分为UCBT组、无关供者HLA位点8/8相合组、
HLA位点7/8相合组以及HLA位点6/8相合组。结果显示:8/8相合非血缘骨髓移植的死亡率低于UCBT;7/8相合及6/8相合非血缘骨髓移植死亡率与UCBT没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的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在4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UCBT和6/8相合非血缘骨髓移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移植失败,而8/8相合和7/8相合非血缘骨髓移植的最常见死亡原因是移植后感染;在40岁以下的患者中,UCBT的生存率与非血缘骨髓移植相似。
HLA位点7/8相合组以及HLA位点6/8相合组。结果显示:8/8相合非血缘骨髓移植的死亡率低于UCBT;7/8相合及6/8相合非血缘骨髓移植死亡率与UCBT没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的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在4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UCBT和6/8相合非血缘骨髓移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移植失败,而8/8相合和7/8相合非血缘骨髓移植的最常见死亡原因是移植后感染;在40岁以下的患者中,UCBT的生存率与非血缘骨髓移植相似。
日本学者ONISHI等对22例年龄≥16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首次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后进行挽救性UCBT治疗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患者中位年龄36岁(16-72岁),第1次至第2次移植中位时间77 d(29-1 061 d);移植后第60天粒系植入的累积发生率为45.5%;中位随访50个月,4年总生存率(总体生存率)为38.5%。
出自《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现状》作者魏元凤,黄东平。
上一篇: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以及预防方案
下一篇: 脐血干细胞促进骨髓和血小板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