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异型输血可减少输血反应2021-09-18 08:43:43
研究显示,ABO血型不合的allo.HSCT后患者输血时,应根据血型相合与相容性输血原则,选择合理的血液制品种类,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同时还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及血型的转换。该工作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后。通过异型输血策略的培训和考核,使血液科的医生均有能力为ABO血型不合的allo—HSCT后患者选择安全合理的血液制品进行输血支持治疗。再通过上级医生和高年资护士把关,使输注血型和患者血型能达到相合与相容性原则,将医嘱错误降到最低。异型血液制品经过二次去除白细胞处理,减少了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纠正贫血均选用洗涤红细胞也使急性溶血反应明显下降,各种常见输血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
ABO血型不合的allo—HSCT后患者异型输血工作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能规范护理操作流程,能满足异型输血安全和高效的要求。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血液科护士的综合能力,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防范了医疗纠纷,同时也加强了医、护、患之间的互动与协作,达到了医、护、患三赢的目的。
但是,该工作模式依赖于充足的人员配置、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临床各科室的支持和物流路径的通畅,任何条件的缺失都会影响工作模式的实践。因此,在医嘱生成、医嘱条码打印、床边采血、护士站导入、输血科配血、运送、责任护士输注等8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上尚待进一步加强,在实践中,会有脱节现象发生,如何科学无缝衔接,进一步优化异型输血的工作模式,将是新的研究方向。
出自《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异型输血工作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作者田园,蔡雪娇,孙岚。
上一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输血工作的应用
下一篇: 莫司汀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